2020年11月28日,由天津城建大学主办,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20年第四届城市绿色发展论坛在天津城建大学成功举办。我校王中良副校长,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委研究室、天津市教委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及我校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10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聚焦“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为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建言献策。科技处处长何继新主持论坛活动。

图1 2020年第四届城市绿色发展论坛会场
在论坛开幕式上,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中良指出,本次论坛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话城市绿色建设发展,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工作部江立云部长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城市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论坛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高质量研究,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建言献策,为思想理论传播和舆论引导提供智力支持,为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天津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阮澎涛副处长代表天津市教委两委致辞,希望“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智库建设,发挥智库功能,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城市建设重大问题,提供高质量咨政报告。二是突出数据意识,强化数据调查,促进新文科建设。三是突出理论意识,强化学术交叉,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

图2 2020年第四届城市绿色发展论坛开幕式
在论坛主旨报告交流上,天津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蔡玉胜研究员以《规模、结构与功能:“十四五”时期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题,从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入手,结合与长三角大城市群发展的对比,从GDP规模、GDP占比、人均GDP、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关于城市群规模、结构和功能的五大方面的思考:一是提出规模是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要素,没有世界级规模就没有世界级城市群。二是京津冀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市场活力、要素吸引力、个性与特色的城市。三是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四是京津冀城市群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层级结构不合理,核心的巨型城市过大,中小城市发展不足。五是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区域功能不强,城市间产业缺乏协作和统筹,城市群功能偏生产化且协调性弱。在对策与展望上,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仅仅是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停留在核心城市的疏解和超大、特大城市建设上。二是要提升京津冀城市群规模和能级。三是要明确京津冀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全球消费吸引力和消费活力的城市群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四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重点发展大中型城市。五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活力与动能。

图3 蔡玉胜研究员做《规模、结构与功能:“十四五”时期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主旨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王振坡教授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之创新空间演进的逻辑与进路》为题,阐释了创新空间的内涵,指出作为知识经济或创新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创新空间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从创新驱动视角切入,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创新空间演进趋势,提出城市创新空间可视为一个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独特的自组织创新体系,通过在城市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构成要素—运行机理—价值取向”为主线,探寻城市创新空间演进的内在逻辑,基于国内多个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剖析我国城市创新空间“三个并存”发展特征与“三个错配”现实挑战,提出驻留多元创新主体,强化存量创新空间赋能与提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支持创新发展的制度变革、重视社会网络关系,助力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嵌入等推进创新空间发展。

图4 王振坡教授做《城市高质量发展之创新空间演进的逻辑与进路》主旨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以《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基于居民满意度的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探讨》为题,介绍了新发展理念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展趋势,通过老旧小区的改造经历了以节能为主要核心目标的改造和由节能改造向提升环境、增加基础设施转变两个阶段现实状况出发,提出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改造规模仍需扩大、改造水平有待提升、技术体系尚需完善、改造理念仍有欠缺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展趋势——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绿色发展”,强调老旧小区的绿色发展具有内涵式、可持续和专业性,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理念的必然,更是老旧小区改造质量的有力保障,需要从机制体制创新、长期工作,长远谋划、完善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方法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探讨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的策略建议。

图5 李伟教授做《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基于居民满意度的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探讨》主旨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柴寿喜教授以《生态屏障建设与水系连通流动几个标志性问题》为题,围绕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水系连通流动、海绵城市建设和人地和谐关系四个方面将城市治理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天津市为例,指出两年多来,在双城生态屏障建设中,我市启动开展了拆迁修复、造林绿化、水环境治理等“十大重点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聚集三年规划建设目标,推进各项建设,为环首都生态屏障区做好先行实践。提出生态需要人类的入驻和参与,生态建设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两方面,生态建设是利用生态效益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点、面、片,因地制宜相结合。最后达到绿色生态屏障、水系连通流动、生物链良性循环和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人地和谐关系。

图6 柴寿喜教授做《生态屏障建设与水系连通流动几个标志性问题》主旨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院长张小开教授以《设计新范式:竹与可持续发展》为题,提出我国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竹木资源丰富,形成独特竹文化意识,对竹子在使用价值、人文价值、设计范式等方面展开阐述。通过设计范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范式,提出农业文明设计范式的没落——呼唤新的设计范式。最后以文化体验与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以当代的体验经济时代为基础,结合我国竹制品的现状,对竹制品设计的包装创新设计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中国拥有悠久的竹工艺,而传统竹工艺由于自身局限性以及各种外部因素日渐式微,强调未来要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加强竹产业发展,指出体验经济让中国竹器重新进入现代生活,绿色设计让传统材料推动可持续发展。

图7 张小开教授做《设计新范式:竹与可持续发展》主旨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洁教授以《科技创新助推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为题,提出科技创新驱动韧性城市协同发展,并用数据驱动和决策模型来指导韧性城市建设,推动多元化治理。分析了科技创新下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治理的协同治理效应、危机预警效应和动态调整效应方面的作用机理,突破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提出了科技创新助推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最后,以科技创新推动韧性深圳城市高质量发展案例为例,从设施、信息、经济、生态、社会和空间六个维度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点,重塑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图8 陈洁教授做《科技创新助推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主旨报告
最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工作部江立云部长代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论坛6个主题报告分别进行了点评,对本次城市绿色发展论坛的组织召开给予了充分肯定,从精准定位、问题导向、扎实调研、加强转化、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天津城建大学充分发挥城建学科特色,面向国家和天津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紧抓住绿色发展和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在天津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贡献更多专家智慧,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发展。

图9 江立云部长做论坛主旨报告点评
2020年第四届城市绿色发论坛由天津城建大学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于2017年起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论坛每年邀请智库管理部门、各级各类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以及企业绿色发展实践者,就年度城市绿色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深入交流。中心通过智库沙龙、咨政成果汇编和舆论媒介互动等活动,充分反映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情况与主要研究成果。本届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机遇和挑战,最终以实践为落脚点,共同助力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

图10 2020年第四届城市绿色发展论坛会场